特別推介
專題故事
瞬樂團 – Morning Before Departure
關於歌曲
瞬樂團 –《Morning Before Departure》
作曲、編曲:張駿豪(Teriver Cheung)
錄像藝術家:王綺美
這是一場由聲音帶領的的視覺旅程。 如夢似幻,充滿張力的景像浮現在腦海。在朦朧之中掙扎,逐漸被響號喚醒。最終清醒起來,在破曉間拾回動力。
張駿豪(作曲、電結他)
Chok Kerong(鋼琴)
Sam Minaie(低音大提琴)
Mark Ferber(鼓)
雷麗麗、許智健(小提琴)
何珈樺(中提琴)
王翹𦑊(大提琴)
二階堂泉(長笛)
孫穎麟(中音色士風)
Toby Mak、Daniel Rosenboom(小號)
蘇郁涵(顫音鋼片琴)
翁韶文(指揮)
觀・影─香港舞者(現場演出)精華片段
由西九文化區委約及製作,「觀・影 ── 香港舞者」是一個全新的舞蹈項目,透過「舞蹈」及「影像」探索「人像」、「身份」及「身體動態」等概念。
「觀・影 ── 香港舞者」緣起於2015年,西九與城市當代舞蹈團合辦「新作論壇:光影舞蹈」,邀請了包括澳洲編舞及舞蹈影像導演蘇・希利(Sue Healey)及香港舞蹈影像攝影師黎宇文等舞蹈影像創作人主持工作坊,並與香港、澳門及台灣等地的導演、電影製作人及舞蹈藝術家一起交流。2016的夏天,受蘇・希利之前獲獎作品ON VIEW: Live Portraits啟發,西九邀請了蘇・希利、黎宇文及十位香港優秀舞蹈家,聯手攝製「觀・影 ── 香港舞者」。
「看見」及「被看見」一直都是蘇・希利關注的主題,亦是這個作品所探討的:對於舞蹈家,觀眾是怎樣察覺其容貌、眼神及動態,以至舞動的方式、力量或節奏?身為舞蹈家,他是怎樣展示上述種種有形、無形的特質? 單靠肉眼看世界,已經變化多端,倘若再加上鏡頭,還會發生什麼? 「觀・影 ── 香港舞者」重新檢視「人像」、「身份」及「身體動態」等概念的定義及內涵。
透過「觀・影 ── 香港舞者」,西九期望拓闊創...
自由約專輯 Freespace Mixtape Vol.1 製作特輯
「卡式復興」不止是緬懷老好日子的懷舊風潮,對新媒體設計團隊LAB by Dimension Plus HK來說,卡式帶上磁粉高低起伏的分佈,彷如一件現代藝術作品,引發團隊無限想像,構成「自由約」首張mixtape的設計靈感。
六組合作單位將全新作品灌錄成限量錄音帶《Freespace Mixtape Vol. 1》,他們包括Vincy Chan & the Prototyke Lab、張菀桐 x趙朗天、Teriver x Jan Curious、In One Stroke feat. 韓梅、Mike Orange & The Universe Travellers 及 Jonathan Yang。